兵團建言獻策(兵團建設)
今天給各位分享兵團建言獻策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兵團建設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一點團建(www.m.mcdjvjrap.com),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健全青少年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議
共青團中央辦公廳文件
共青團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團委:
為開展好2015年“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以下簡稱“面對面”活動),通過人大、政協等制度化渠道,推動出臺有助于青少年成長發展的政策措施,優化青少年成長發展環境,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主題方向
2015年全團“面對面”活動主題方向:健全青少年社會化服務體系。
青少年普遍面臨成長成才、身心健康、就業創業、社會融入、婚戀交友等方面的需求。在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改進政府公共服務方式的背景下,以社會組織、專業社工、志愿服務等為代表的社會力量應在青少年服務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當前,要在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的同時,充分激發社會力量在青少年服務方面的積極作用,努力推動構建青少年社會化服務體系。
請各省級團委在此主題方向下,結合本地區實際研究確定具體主題,通過“面對面”活動推動有關政策取向轉化成為青少年服務領域的具體政策、措施、項目。可以從支持培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發展青少年事務社工、促進志愿服務持續發展等角度研究確定具體主題,或針對就業創業、困難幫扶、權益保護等具體領域的服務體系建設研究確定具體主題。
二、具體安排
(一)研究部署。根據主題方向,各省級團委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研究確定具體主題;制訂省級“面對面”活動工作方案,對日常傾聽、主題調研、集中活動、推動基層等進行安排(至2015年6月),并做到工作內容具體到月;對市、縣2015年“面對面”活動進行具體部署。工作方案和部署情況請于2014年8月15日前報團中央權益部。
(二)專題調研。圍繞主題組織開展專題調研,了解現狀、發現經驗、找準問題、提出建議,并形成調研報告。積極邀請相關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參加調研,并視主題相關性邀請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參與調研。請將省級調研報告和市縣優秀調研報告于2014年11月7日前報團中央權益部參加評審。
(三)集中呼吁。在省級“兩會”之前舉辦“面對面”活動座談會,請省級團委主要負責同志結合專題調研介紹情況、提出建議,與相關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溝通研討、凝聚共識;請省級團委(以及青聯和團內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通過大會發言、提案、建議、議案等方式提出政策建議,并主動為相關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言獻策提供必要支持。“面對面”活動座談會情況請于會后3日內報團中央權益部。
(四)推動落實。各省級團委要對提交的建議提案議案進行跟蹤,與具體辦理部門保持聯系溝通,推動相關政策建議得到落實。加強與人大、政協有關工作機構的聯系,發揮政協中共青團和青聯界別的組織優勢,推動就青少年相關問題開展執法檢查、視察、調研等工作,推動解決實際問題。
三、工作要求
1.重視日常活動開展。建立完善“傾聽”機制,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傾聽活動。以青年中心、青年匯、親青家園、新市民學校等青少年活動陣地為依托,注重發揮其在傾聽青年利益訴求方面的功能,設計和組織開展常態“傾聽”項目。把握“面對面”活動了解青年心聲、反映權益訴求、引導有序參與的功能屬性,不斷豐富和拓展日常活動形式。
2.強化制度機制建設。向相關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通報年度活動主題以及傾聽、調研等活動安排,積極邀請其參加相關活動;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主體建立青少年事務顧問、權益使者等隊伍,完善工作機制;依托街道社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工作站建立代表委員聯系青少年事務工作站。
3.努力增強活動成效。從本地區實際情況和工作基礎出發,研究確定合適的活動主題;認真做好前期調研工作,提高建議、提案、大會發言質量,突出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結合“傾聽”活動、主題調研、座談會、“兩會”建議提案和發言等,大力做好宣傳報道,為相關政策建議凝聚社會共識和輿論支持;加強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力所能及地幫助青少年解決或協調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
4.加強對市縣活動的督導。盡快對市縣活動進行部署,并做到工作內容具體、工作要求明確;適時對市縣活動情況進行督導,及時發現、推廣基層的創新做法和經驗模式;加強對基層的工作指導和培訓,有條件的對基層活動予以適當經費支持;對基層“面對面”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年度考核。
團中央將對各省報送的調研成果進行評審,對各省活動開展情況進行隨機抽查和督導,并將對各省“面對面”工作進行評估和考核。
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法制工作處
如何緊緊圍繞 加快絲綢之路經濟核心去建設
“加快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目前已成為新疆最熱門的話題之一。3月5日兵團建言獻策,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兵團建言獻策,住疆的全國政協委員積極通過提交提案等方式,為打造“五大中心”提速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積極建言獻策,各抒己見。
新疆農業大學經貿學院教授、全國政協委員布媧鶼·阿布拉說,新疆的邊境貿易需要轉型升級,這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戰略相適應,要從過去單純依托邊境的小通道做轉口貿易,轉向充分利用現有對外經濟貿易平臺形成絲綢之路產業,再依托產業發揮邊境優勢,從而促進對外貿易發展。希望國家能夠給予一些相應政策支持,同時加大投入力度,尤其是針對海關、口岸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布媧鶼·阿布拉認為,烏魯木齊區位優勢明顯,應搶抓機遇,努力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商貿物流中心、金融服務中心、文化科技中心、醫療服務中心,成為核心區的中心。商貿物流業作為三產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壯大的同時可以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在打造文化科技中心時,能夠促進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之間的文化貿易和文化交流。
自治區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政協委員伊爾扎提·扎達表示,近年來,從國外來新疆看病的人數越來越多,吸引兵團建言獻策他們的就是中國傳統的中醫和民族醫。但目前民族醫相對來說還比較薄弱。因此他建議,利用新疆提出建設“五大中心”,醫療先行的契機,從國家的層面重視少數民族傳統醫學的發展,加大投入力度,解決硬件設施、軟件配套不足的問題,使新疆真正成為絲綢之路上的醫療服務中心。
民革新疆區委會主委、全國政協委員蔣平安建議盡快制定出中亞絲綢之路建設可持續長遠規劃,盡快設立和啟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重大科技專項,加快建設中國與中亞科技合作平臺;成立中亞科技合作非政府組織,暢通中國與中亞科技人員之間的交流合作,建立中國中亞大學,培養一批了解中國國情、會說漢語的中亞國家科技人才;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發展戰略研究院,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研究意見和建議,以此支撐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
作者: 史進 來源: 兵團日報 轉自:新華網
曠伏兆有幾個子女
曠伏兆有4個子女
晚年心系祖國建設,多次為軍隊建設建言獻策
鐵道兵第二政委曠伏兆是江西永新縣人,他是呂正操上將的老部下,曾擔任過八路軍冀中軍區第一軍分區的司令員。
曠伏兆是新中國的開國中將,在革命年間,他曾擔任過紅軍永新縣文雅鄉工會委員、模范團大隊長、第6軍團18師衛生部主任、第17師新兵營營長、龍桑獨立團政委和紅二方面軍團長等職,并參加過湘贛蘇區、湘鄂川黔蘇區建設和長征。像侯坪、昆明、紅軍東征等戰役的勝利,都有其的功勞。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曠伏兆從抗大轉入山西省方山縣工作,并出任方山縣縣委書記。在此期間,他努力擴大抗日統一戰線,調動青年參軍,并為隨后八路軍第3縱隊的組建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曠伏兆是在1939年開始轉入冀中軍區工作的,他雖然與呂正操相識較晚,但二人卻產生了很深的友誼。在呂正操的率領下,曠伏兆一戰姚村,二打楊莊,三戰北陽堡村,并徹底粉碎了敵偽頑對于我冀中抗日根據地的“掃蕩”。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曠伏兆留在晉察冀堅持戰斗,此后,其又先后擔任晉察冀軍區第6縱隊政治部主任、華北軍區第1縱隊政委、第20兵團67軍政委,又為我軍解放石家莊、張家口和太原等地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曠伏兆心思縝密,文武兼備,新中國成立后,這位開國將軍奉命赴朝作戰。因為在戰斗中表現優秀,1953年后,他相繼擔任19兵團政委、地質部副部長和空軍副政委等職。
曠伏兆是在1975年正式擔任鐵道兵第二政治委員的,在任期內,他積極完成各項工作,并按期和呂正操等人一起交接工作。1996年6月4日,其因病在京病逝,享年83歲。
曠伏兆將軍一生積極進取,就算退入二線,他也心系國家建設和軍隊建設,并多次建言獻策,這樣的一位老革命家,也永遠值得我們懷念。
邊疆建設者的事跡有哪些啊?
1、一壺水的故事?
1949年9月底兵團建言獻策,新疆和平解放后兵團建言獻策,解放軍為兵團建言獻策了保衛勝利果實和人民群眾的財產,對殘存在新疆境內的土匪進行了大規模圍剿。絕大部分匪徒不是被消滅,就是投降。但一小撮不甘心失敗的反動分子密謀從阿爾金山的青海方向外竄,企圖逃避打擊。兵團建言獻策我部某團奉命追擊這股土匪,絕不允許他們外逃。
2、一只碗的故事?
21團最早是老部隊,當年開荒造田,早起晚歸,非常辛苦,有一個新戰士吃不了苦,他說:“我是來當兵的,不是來受苦的,在我的印象中當兵很威風,可誰知跑到兵團來當兵,天天干這么累的活。說實話我在老家都沒有干這么累的活,受這么大的罪,我不安心。”他想開小差,想回家去。?
3、一雙眼的故事?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二軍、六軍在王震將軍的帶領下,和平解放了新疆。按理這支部隊可以回去了,但王震將軍說,這支部隊應該留在新疆搞建設。為什么,因為新疆這個地方革命基礎比較薄弱,這個地方沒有一支部隊是不行的。
4、一件軍衣的故事?
解放初期,為了發展生產,保障供應,開展對奸商的經濟斗爭,于1949年12月10日,成立了新疆軍區生產合作社,主要任務是開辦工廠。這個合作社當時沒有任何資金,全靠指戰員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去創辦。
5、一座水壩的故事
抗洪筑堤,在內地是保衛人民生命財產的工程,在兵團邊境團場卻是捍衛國家領土的戰斗。在阿爾泰山西南角的十師185團,有一條叫“阿拉克別克”的小河,哈薩克語的意思是“少女的耳環”。歷史上邊界尚未劃定時,中蘇一直以這條自然河為分界線。
擴展資料:
中央政府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給兵團帶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兵團把發展作為完成屯墾戍邊任務的重中之重。大力優化農業,發展壯大工業,發展搞活服務業。三大產業結構日趨合理。一些特色產業和產品形成了明顯的比較優勢和規模優勢。
兵團以中央賦予的屯墾戍邊任務為己任,以兵團的發展壯大和廣大職工的富裕為工作目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擴大開放。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的成就,不斷推動墾殖邊防部隊的新發展。
兵團與國內外的經濟技術協作和交流日益頻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們希望繼續同各方面加強聯系,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交流。
關于兵團建言獻策和兵團建設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一點團建(www.m.mcdjvjra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