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活動拓展(北京拓展培訓公司名錄)

未來科學城里,大尺度的生態綠廊串起產業之城,讓百姓生活、科技發展更加靈動。
北京市發改委近日下達昌平區未來科學城生態休閑公園沙河片區(一期)建設工程專項建設任務。據悉,項目位于昌平區沙河鎮,總實施面積795畝,今年上半年開工建設,建成后除了扮靚生命科學園,還將服務回龍觀等周邊社區數十萬居民。
按照規劃,未來科學城將構建“兩區一心”空間格局:東西“兩區”是未來科學城的主體承載區,建設功能完備、宜居宜業的研發創新社區;“一心”則連接東西兩區,共同構建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發展格局。

規劃顯示,該項目位于昌平區沙河鎮,總實施面積795畝。游客未來將在這里看到五大主題風景,分別為生態彩林、綠色森林、山林疊翠、濕地生態和自然荒野。
建設過程中,將移植喬木約9000株,新植常綠喬木近1700株、落葉喬木2000余株,并種植竹類近2000株、灌木2萬株、藤本植物近3600株、地被草坪19萬平方米、水生植物7萬平方米。
科學城里的“超級公園”有何不同?
“除了進行綠植規劃,項目還將融入科技元素,通過多項減碳措施的應用,帶來顯著節能成效。”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舉例,公園的光伏發電電池膜安裝面積達到500平方米,每年生產7萬度電,預計減少碳排放約70噸;屋頂綠化和垂直綠化約400平方米,可以節省建筑耗能約40%,相當于每年減少碳排放60噸;雨水收集利用后,經過一體化凈化系統,用于園區綠地灌溉,每年可以減少中水需求3.5萬立方米。
此外,這里未來還將打造智慧公園管理平臺,掌握公園廣播、停車等系統的運行和管理狀態,對園區設施運營狀況、設備故障等運營數據全面監測。廢棄鍋爐也就地資源化利用,作為場地文化元素繼續發揮新的作用。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將于今年上半年開工,預計年底主體完工。建成后,將服務周邊居民、拓展城市功能。同時,項目將整合優化藍綠生態空間格局,滿足周邊生命科學園、沙河大學城和回龍觀大型社區居民對綠色空間的需求。
同時,該項目通過營造近自然森林生態空間,形成大尺度森林,構建完整的生態系統。特別是對臨近村莊和居住集中地區的周邊地塊將重點打造,創造出銜接貫通、可持續的生態基底,增加城市生態容量,營造自然生態景觀,為居民們提供更多戶外活動和休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