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拓展活動(黃石拓展訓練)
黃石街黨群服務中心(街本級)、13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下屬各社區)、白云匯商圈黨群服務站(商圈)、匯和大廈黨群服務站(樓宇)、黃石花園業委會黨群服務室(業委會)、與銀行、公安、交警二大隊共建黨群服務室、長廊(轄團機團單位)、嶺南大院、城市青年社區黨群服務點(成功轉型的新業態)等等……自2018年開始,黃石街黨工委積極探索城市基層黨建新思路,積極推動“黨建+”工作,以點帶面,中心輻射,各層次的黨群服務陣地遍地開花,打造“中心、站、點、室”黨群服務全矩陣。

以“服務、學習、交流、生活”為主線
“黨建+”工作模式在商圈樓宇顯現特色
白云匯廣場是黃石街轄區內一座大型商業綜合體,是首宗廣州市集體建設用地流轉項目,周邊匯聚了大批商務樓宇、10多個成熟社區,人流密集。區域黨員多、流動快,黨建工作的開展存在一定難度。
針對這一現狀,黃石街黨工委與轄內非公企業白云匯集團開展黨建共建,雙方共投入經費100多萬元,白云匯集團主動提供場地近600平方米,于2018年在白云匯廣場建設白云匯商圈黨群服務站,以“服務、學習、交流、生活”為主線,打造多元服務的黨建工作平臺。2019年,又陸續完成街黨校分校、"兩代表一委員聯絡站"等專用場室建設,更加強化了商圈服務站的政治功能。
黨建如何引領和助力商圈發展?據黃石街黨工委書記徐蕊介紹,結合企業和商戶實際需求,服務站不斷深化服務內涵,明確服務項目、拓展服務內容、優化辦理流程和縮短辦結時限,對商戶在經營中遇到的問題,積極協調區域內相關職能部門幫助,解決注冊、立項、審批、納稅等事項。與此同時,商圈內設置了一站式自助服務機,為商圈內群眾提供各類便民服務。
除了黨建工作與商圈發展密切結合,“黨建加新建”也是白云匯商圈黨群服務站的特色所在,“新”即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白云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交流驛站便是落戶于此。“這里不僅是非公企業黨組織的教育學習基地,同時也是黃石街所有黨員群眾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紅色家園’。”徐蕊介紹,服務站通過強化政治引領,提供優質服務,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創新發展提供有利條件,讓商圈內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真正找到“家”的感覺。

以點帶面 中心輻射 因地制宜
打造“中心、站、點、室”黨群服務全矩陣
目前,黃石街已形成了“中心、站、點、室”黨群服務全矩陣,星羅棋布的黨群服務陣地形成較為完整網絡,讓黨的領導全方位輻射到黃石街的每個角落。
江夏村占據了黃石街三分之一的轄區面積,“民宅辦廠”的問題一直以來比較突出。自去年開始,黃石街全面開展整治專項行動,關停、搬遷村內1200多家小作坊,昔日民宅辦廠的亂象已得到徹底整改,騰空的民宅多數由托管物業管理,部分搖身一變成為青年公寓社區。曾經是“散亂污”的汽修廠如今已升級改造,華麗轉身成為創意辦公園區的嶺南大院。
項目推進到哪里,黨建陣地就設在哪里。如今,走進樂乎城市青年社區江夏店,第一時間就能看到不少“紅色元素”。黃石街在公寓的首層設置了黨建宣傳欄、學習角等,增強黨建引領意識。嶺南大院也成為黨建宣傳陣地,營造了濃厚的黨建宣傳氛圍,將黨的建設與園區發展共謀、共議、共建、共享,黨建引領園區集聚效應不斷凸顯。
“村頭巷尾的榕樹頭都可以成為黨建宣傳的陣地。”徐蕊表示,黨群服務陣地的建設要因地制宜,有形和無形相結合,處處體現新時代新思想新時尚的氣息,黨員與群眾的近距離溝通真正落地、落到實處,讓黨建不斷輻射到各個角落,深植民心。接下來,針對場地不足問題,選址新建民生服務功能更為齊全、有一定規模的社區綜合黨群服務中心,2020年要做精準服務項目和品牌。
陣地建起來了,管理和人員配備方面也得跟上。在黨群服務陣地的運營上,主要由黨組織運營,暫無條件成立黨組織但有流動黨員的黨群服務點、室的由黨員負責日常管理開放;暫無黨員的服務室(點)就實現點對點的聯絡員制度,街道區管干部帶領的駐點普遍直接聯系群眾團隊就是聯絡員,并納入黨建考核,實現在每一個黨群服務中心都有一個駐點團隊重點對接,每個黨群服務陣地至少有一名聯絡員甚至是團隊,從而形成聯絡員指導監督實施網絡。
“三述”大會辦到黨群服務中心中去
邀請黨員和群眾代表現場打分提問
徐蕊介紹,為了最大程度發揮黨群服務陣地的作用,不論是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還是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都是以培訓平臺、交流平臺、服務平臺、監督平臺和展示平臺“五大平臺”為目標進行打造。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貫徹落實白云區委“4+5+1”黨建工作任務,黃石街從去年開始,把每年一次的黨員干部的“三述”(即述責、述廉、述德)大會辦到黨群服務中心中去,“三述”人員圍繞責、廉、德、個人有關事項等方面進行報告,還邀請兩代表一委員以及群眾代表到現場即席提問、打分,接受各方的監督,用好用活黨群服務中心。
“我們不能關起門來,自己給自己打分。”徐蕊介紹,活動參加人員綜合“三述”人員在責、廉、德三個方面的表現情況,采取不記名方式,按“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檔次進行測評,并提出意見和建議,由黨工委書記向受測評的黨組織書記逐一反饋。
一年一次的“三述”大會已是“規定動作”。徐蕊表示,下半年根據實際工作,已安排一些專題工作的述職,比如垃圾分類、治水方面的工作,推動黨在基層的陣地覆蓋和工作覆蓋更加有效。
采寫:南都記者 夏嘉雯 實習生 馬瑞萍
攝影: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