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樂山兒童拓展訓練(歌樂山森林公園)
如何看待在小學低齡段用“游考”代替“紙筆測試”這一做法?我市部分小學開展的學生學業評價改革將帶來怎樣的影響?如何引導學生過“有意義的寒假生活”?對此,近日,重慶日報記者采訪了重慶市教育評估院專家梅永鮮。
重慶日報:您怎么看待本次期末考試,一些小學在低年段采取的“游戲闖關”這種考試模式?
梅永鮮:一二年級采取的這種“游戲闖關”的考試模式是一種無紙化情景測試,早在幾年前,我市一些學校,如大渡口區雙山實驗小學,沙坪壩區歌樂山小學,兩江新區禮嘉實驗小學,合川區涼亭子小學等,就已經在嘗試探索小學低段學業評價改革,采用“游考”方式代替“紙筆測試”。
這些“沒有試卷”的考試,不僅是考試形式的改變,更是評價理念的變革,標志著各學校探索學生學業評價改革,強化考試管理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并引導家校社共同思考怎樣科學培育學生。
重慶日報:在您看來,本學期的無紙化測試與以往相比有哪些變化?
梅永鮮: 今年小學一、二年級“無紙化測試”有三點:一是,更注重評價綜合素質發展狀況。如大渡口區雙山實驗小學今年以“筑夢航天、崇尚科學”為主題,設計成了“查-找-讀-做-講-演”一體化方式的“項目式學習”評價。又如兩江新校區禮嘉實驗小學一、二、三年級均設計以春節為背景的“心中有路”“胸中有數”“手中有活”“眼中有物”等九大場景,以小組式合作方式展示“活動成果”,更注重評價學生動手能力、計劃能力,以及執行項目能力、溝通能力、合作能力、表達能力自我反思意識等方面的綜合培養。
二是更注重評價學科核心素養。比如沙坪壩區歌樂山小學一年級語文學科“拼音我會認”項目,設置 “用眼罩蒙上眼睛”“伸手摸五官”“摸中哪個部位,就完成相關任務”“說說在日常生活中國如何保護他”等“任務情境”,考查“語言的積累”,將認知情境、個人體驗情境、社會生活情景有機融合。
三是更注重發揮評價的診斷功能。各所學校在“雙減”背景下,更加注重“提質增效”。
如雙山實驗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審美鑒賞與創造”試題“星光播報員”項目,通過學生的“實際表現”,精準判斷學生學習達成“水平”。
重慶日報:學生的各種素養,不是與生俱來、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在接下來的寒假中,家長和學校該怎么做,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梅永鮮: 寒假生活,家長和孩子擁有更多陪伴時間,應提高陪伴質量,引導孩子學會學習。與孩子制定“家庭公約”,明確“要做的事”和“如何評判做好了”,并相互“守約”;引導孩子制定“作息時間表”,指導孩子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引導孩子自主選擇、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形成自律意識;留給孩子一段“特別時光”,帶著問題走出家門,走進大自然、走進社區,開展點社會調查、研學實踐,與小伙伴開展研究;對孩子做到“提醒,但不替代;參與,但不干涉”。
引導孩子保持好習慣。建議家長引導孩子向英雄模范和先進典型人物學習,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主動做,在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中培育家庭責任;養成坐、立、行、讀、寫正確姿勢,每天堅持鍛煉身體;靈活開展故事演講、家庭運動會、才藝展示、廚藝競技、公益勞動、讀書分享等家庭活動,培養孩子健康高雅的審美追求、吃苦耐勞的優秀品格和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學校則要引導學生過“有意義的寒假生活”,設計共讀名著、共同鍛煉、共學藝術、共做家務、共比進步等家校一體化親子團體活動,增強家校互動,促進家校共建,拓展孩子興趣愛好,培養孩子的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逐步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和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