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團建(糕團簡筆畫)

商場如戰場,創業帶隊伍,能不能穩定軍心很重要。
有人覺得自己公司人少,無所謂,這是不對的。越是小公司,就越要強調向心力,凝聚力。
否則,如果連十來個人的力量就凝聚不起來,又談何做大呢?
有的老板很相信自己的能力,認為什么事都能自己干,這不能說錯。因為在創業開始的時候,老板就必須事必躬親,親力親為。
在這個過程中,才能慢慢打好自己的班底。

帶隊伍,建班子,這兩個事是同時進行的。至于“定戰略”,等公司發展到可以夠資格談戰略的時候再說吧。
這里要特別說一點,那就是創業者一開始可以盡量用熟人,別管“任人唯親”那套,對創業公司而言,天大地大活下來最大。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年輕人一開始沒有什么管理經驗,用親戚、朋友、同學或熟人,可以降低溝通成本,有利于大家團結一致,盡快贏得生機。
但很多人創業的時候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像俞敏洪當年創業親戚同學齊上陣的情況是可遇不可求的。
所以,我們要來探討一下“如何凝聚人心”的問題。

通常來說,創業者習慣于在酒桌上增加團隊凝聚力,要不就是搞團建,這當然有用,但用處也沒有那么大。
喝大酒的時候,大家都是好兄弟,但你不是東哥,通過喝酒很難讓弟兄們心服口服。
有的創業者說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干,他們去找一些拓展公司給員工搞團隊建設,幾個套路下來,就算管用,也是一時的。
從一定程度上講,這些都是低級操作,沒有多大用處。
簡單點說,有喝大酒、搞團建的時間,你還不如帶著團隊來一次徒步穿越管用。至少,這是真實的經歷,而且是你們“自己人”的經歷。

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去凝聚人心呢?
最有效的途徑和辦法就是你們所有人一起去做一個事。當所有人為了一個目標投入時間、精力和心力的時候,自然就會對團隊有個歸屬感,這是人之常情。
這就像打仗,并肩戰斗的戰友情是非常牢固的情感連接,他們可以放心把自己的后背交給戰友。
沒有互相的了解就沒有彼此的信任,沒有彼此的信任就沒有齊心協力的團隊。
而在一起做事的過程中,團隊成員一起面對的困難,一起承受的壓力,一起體會到的煎熬、痛苦、沮喪、走投無路、峰回路轉……這都是團隊必經的心路歷程。

沒有同甘共苦過,又豈有無緣無故的同舟共濟。
喝酒吃飯,那只是剎那之歡,做不得數。只有大家彼此攜手,為一個事盡心盡力過,這才是并肩戰斗。
但如果只是這樣也不夠,真正的團隊凝聚力,必須要共同經歷過失敗和成功才算數。所以說,打勝仗才是最好的團建。
不只是創業,任何事業的成功都需要有一流的團隊,這樣的團隊一方面是有賴于組織者的精挑細選,一方面來自彼此的了解和共識。只有三觀一致,愿意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這樣的隊伍才能走得更遠。
以上是我創業多年的一些心得,希望能給大家貢獻一點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