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放棄納土納群島主權(納土納群島中國承認主權嗎)
今天給各位分享中國為何放棄納土納群島主權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納土納群島中國承認主權嗎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一點團建(www.m.mcdjvjrap.com),現在開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納土納群島到底有多么重要?歷史上和中國有什么聯系?
- 2、印尼為什么要向中國提出納土納群島問題
- 3、鄭和開辟的一處島嶼,弄丟了為何就沒再收回?
- 4、納土納群島“爭端”是咋回事
- 5、中國為何放棄納土納群島主權?
納土納群島到底有多么重要?歷史上和中國有什么聯系?
對于納土納群島,很多中國人可能還不清楚。納土納群島位于馬六甲海峽的東部,共有272個島嶼,總面積為2110平方公里,其中納土納島是南海中第二大島嶼,是新加坡的三倍(第一大是海南島)。南海中的西沙群島、東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規模都無法和納土納群島媲美。
最關鍵的是納土納的地理位置。納土納群島處于南海通往馬六甲海峽的必經之地,它和馬六甲西邊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從東西兩個方向將馬六甲海峽死死看住。目前,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屬于印度,英國殖民結束后送給印度的。
而納土納群島,目前被印度尼西亞實際上控制,但是其主權歸屬還未被周邊的馬來西亞、越南承認。那么該群島和中國歷史有關系嗎?別說,還真有。
首先,最早記載納土納島嶼的是中國文獻。早在漢朝,中國就將這一片海域稱為“漲海”,將“納土納群島”命名為“漲海崎頭”,而“納土納島”為“極大崎頭”。東漢楊孚《異物志》記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
其次,中國最早管轄納土納群島。由于中國漁民經常活到在這一片海域,因此對于古代的印度洋商人來說,只要到達了納土納群島,就意味著進入中國的海域了。因此,納土納群島在古代被認為是中國最南的土地。明朝鄭和下西洋期間,曾經在納土納群島建設大量的營房,作為船隊的補給、修繕之地,并有人員看守。《鄭和航海圖》將之記載為“萬生石塘嶼”。
第三,中國人最早在此居住。明宣宗曾賜字“萬生嶼,安不納”,意思就是居住在此的居民幫助國家守護國土,不用納稅。明朝的曾沅芳等船員曾經長期在納土納群島居住,他們的家眷也在此。他們也把納土納島叫做“安不納島”。曾沅芳的妻子也一直在這里居住,人們將她稱為“曾母”。長期以往,人們就將這片群島叫做曾母群島。今天中國最南部的曾母暗沙的名字就是這么來的。
那么,納土納群島為什么被納入中國的版圖呢?在清朝初期,中國潮州人張杰緒曾經在納土納群島稱王,建立了一個小王國。在明朝后期,荷蘭東印度公司就開始在南洋群島搞殖民活動,他們很快就吞并了東印度群島,其中就包括納土納群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印度尼西亞取得獨立,荷蘭也將納土納群島給予了印度尼西亞,就如同英國將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送給印度一樣。雖然經歷了長期的殖民統治,但是島嶼上的居民還是華人為主。二戰后,他們曾經希望回歸中國。但是隨著印度尼西亞的移民越來越多,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2015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說,印尼對中國的南沙群島沒有提出領土要求,納土納群島主權屬于印尼,中方也沒有表示異議。
印尼為什么要向中國提出納土納群島問題
1992年,中國將納土納群島納入專屬經濟區,1993年出版的一份地圖還把納土納群島列入中國版圖,這些情況立即引起印尼強烈不滿,一度要求中國政府作出澄清。
隨后數年,印尼與中國不斷就納土納群島的主權問題進行交涉,1995年更表示“與中國沒有海上邊界問題,納土納群島主權無需談論”。
近年來,中國不斷對納土納群島區域宣示主權,同時派出漁政船到該區域護航。2012年6月,印尼、菲律賓、越南和文萊四國海軍已經研究將在納土納群島附近海域實施聯合巡邏。
此舉不但含有監視中國漁船的“非法捕魚”等行為,還將合力抗衡中國宣稱擁有該海域的部分所有權。
雖然中國和印尼尚未就納土納群島隸屬形成爭端,但雙方存在海洋經濟專屬區劃界的問題:印尼一直擔心該群島周圍部分水域與中國主張的“南中國海九段線”主張有重合。
印尼軍方承認,一直在評估納土納群島面臨的風險,但強調印尼在南中國海地區主權爭端中繼續保持中立立場。
擴展資料:
印度尼西亞納土納群島位于馬來半島和婆羅洲島之間的中國南海,由272個島嶼組成,總面積2110平方公里,人口約9萬。最高點在大納土納島,海拔約959米全年高溫,雨量多,富熱帶森林。
盛產木材、椰子、可可、大米和玉米,主要城鎮在主島南北岸的帕納里克和直落武圖。
明朝末年廣東潮州人張杰緒,在安波那島(納土納島)建立沒有特定名號的王國,自任國王。19世紀初張杰緒的末位繼承人逝世,內部發生紛爭,王國瓦解,被荷蘭殖民,后歸印度尼西亞管轄。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納土納群島
鄭和開辟的一處島嶼,弄丟了為何就沒再收回?
說到鄭和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他是明成祖朱棣時期的太監,因為功勞巨大被稱作"三寶太監",鄭和一生最大的貢獻在于七次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鄭和不僅僅帶動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他在下西洋過程中,還為明朝開辟了一處島嶼,即納土納群島。
納土納群島位于馬來半島和婆羅洲島之間,靠進中國南海,由272個島嶼組成,總面積2110平方公里,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時候,就發現了這片島嶼,于是就把這里當成海上中轉驛站,于是明成祖就派軍隊在這里駐守,并且在當地興建營房、倉庫等。
當時明朝把納土納群島稱作"石塘嶼",這時納土納群島已經納入明朝版圖,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后來明朝經歷兩百多年,越來越多的漁民來到這片島嶼,逐漸變得繁華起來,朱棣死后便沒再有下西洋的活動,直到明宣宗時期,朝廷又有了一次下西洋的活動。
明宣宗當時已經意識到,納土納群島地理位置重要,尤其是明朝跟日本多次交戰,占領這里可以更好的抵御倭寇侵略者,為了鼓勵更多漁民遷居于此,明宣宗下令納土納群島永世不用交稅,在一系列福利補貼政策下,納土納群島人越來越多,經濟發展越來越好,這里成為明朝最南邊的領土。
明朝末年,荷蘭人無故侵占了納土納群島,當時是崇禎皇帝在位,內有天災不斷,外有清軍虎視眈眈,根本沒心思管這片島嶼,所以島上許多華人被荷蘭殖民者屠殺,荷蘭人還強迫華人學習他的語言文字,搞得整個納土納群島的華人群青激發,他們一直等著大明朝軍隊的救援。
可惜納土納群島的華人沒等到明朝軍隊的救援,反而等來了明朝滅亡的消息,而且許多明軍殘部也來到納土納群島,于是有一個叫張杰緒的廣東潮州人站出來,他領導島嶼上的華人反抗,終于把荷蘭殖民者趕出去,張杰緒在島嶼上建立了納土納王國,被擁立為王。
19世紀初,張杰緒的后裔子孫不孝,導致整個王國內部矛盾不斷,這時荷蘭殖民者卷土重來,再次統治了納土納群島,當時中國已經是清朝時期,清朝皇帝聽說這片島嶼上還有明軍殘部,聽說被荷蘭人統治人,反而拍手叫好,自然不會派兵來救。
后來清朝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更加不再理會海外的領土,就這樣納土納群島稀里糊涂的被清朝弄丟了,這里也稱帝淪為荷蘭殖民地,為了減少當地華人的反抗,荷蘭殖民者進行了幾次大屠殺,當地華人也慢慢削弱、融合,再也沒人反抗了。
二戰時期,納土納群島被日寇占領,當地華人又被屠殺,二戰之后,經過一系列復雜的操作,這片島嶼被印度尼西亞吞并,島嶼上豐富的石油資源全被印尼占有,原本是鄭和下西洋開創的島嶼,本該屬于中國領土,無奈最終淪為他國的資源,如今也沒有收回,鄭和要是知道如今這情況,恐怕也會心有不甘吧。
納土納群島“爭端”是咋回事
近代很多華人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中國為何放棄納土納群島主權,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蘭芳共和國。此外廣東省潮州人張杰緒,在安波那島(納土納島)建立王國,自任國王。19世紀張杰緒逝世,內部發生紛爭,荷蘭人乘機滅了張氏王國。
納吐納群島在當時不過是蠻荒之地,是華人開放了這塊戰略地位及其重要的群島。可是,可是荷蘭人卻乘中原被滿洲占據的實際吞并了這個華人國家。這個本來屬于華人的地方,現在卻成了印尼的領土,看到一則消息不由得心痛!
鳳凰衛視2005年4月7日消息據聯合早報報道,盛產石油與天然氣的納土納(Natuna)群島,有可能成為與鄰國發生沖突的根源。印度尼西亞廖內群島省政府秘書沙益查法在一項有關印尼群島范例討論會上指出,由于中國和越南仍對納土納群島提出主權要求,該區域可能引發沖突。
據指出,廖內群島海域與四國家即中國、馬來西亞、越南及菲律賓相連,國際海界仍未確定,發生紛爭的可能性極大。
位于南中國海的納土納群島由127個大小島嶼組成,是廖內群島省的一個縣,由于近年來大量移民結果,人口由數千人增至8萬5000,印尼國家石油公司正與美國艾克森石油公司合作,在島上開采石油與天然氣,該工程投資數百億美元。
據了解,其實中國始終未提出對納土納群島主權要求,但因1993年中國出版的一份地圖把納土納列入版圖,引起印尼強烈反彈,一度要求北京作出澄清;此外,中國于1996年5月公布部分領基線,以大陸岸外島嶼連成,領海因而擴大,再度引起印尼對納土納海域前途關切。
納吐納群島的資料中國為何放棄納土納群島主權我們從百度百科搜集如下:
印度尼西亞北部島群,屬廖內省。位于馬來半島和加里曼丹島之間。由主島大納土納島和其他許多小島組成。面積2,110平方公里。人口約1.5萬。海拔不高,全年高溫,雨量多,富熱帶森林。產木材、椰子。主要城鎮在主島南北岸的帕納里克和直落武圖。附近海底有天然氣開采。
納吐納群島,華人開拓建設的領土,南洋華人劈荊斬棘所開拓之地 現在竟然成了印度尼西亞的領土!還要北京陳清!中國為何放棄納土納群島主權我不由得悲哀和傷感!納吐納群島的戰略地位及其重要,只要占據了納吐納群島,整個南海就成為中國之內湖,納 吐納群島西部離新加坡不遠,可以控制馬六甲海峽。
中國為何放棄納土納群島主權?
納土納群島在歷史上是由華人開發而來的,可以說沒有中國先民的努力建設,就沒有今天納土納群島的繁榮。
早在漢朝時期,就有中國漁民開始在納土納群島定居,那時的納土納群島周邊海域被統稱為“漲海”,納土納群島則被稱作“漲海崎頭”,而其中面積最大的納土納島被稱為“極大崎頭”,單從名稱來看就極具中國傳統文化色彩。
納土納群島的大規模開發始于明朝時期:
明宣宗皇帝曾御賜島名為“萬生塘,安不納”,舉世聞名的鄭和下西洋就途徑納土納群島,并且還將納土納群島做為一個重要的補給基地,而為了建設這個補給基地。
上萬名中國漁民移居此地,這也是明宣宗賜名“萬生塘”的根本原因,自此議后,納土納群島最大的主島“極大崎頭”就被稱為“萬生石塘嶼”,而納土納群島也被稱為安不納群島。
后來明朝國力衰弱,納土納群島被荷蘭盯上并最終侵占,曾經的安不納島也被荷蘭改為納土納群島,一直沿用至今。荷蘭人的非法侵占只是讓我們失去了對納土納群島長達200年的控制權,但并沒有改變華人占據主體地位的現實。
關于中國為何放棄納土納群島主權和納土納群島中國承認主權嗎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一點團建(www.m.mcdjvjrap.com)。